【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福建漳州:探索农村电商扶贫“生态+”的发展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3日
央广网漳州8月1日消息(记者张子亚)首届福建省农业品牌发展峰会上周在福建漳州市平和县举办。农村淘宝宣布“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落地福建22个县域,其中,漳州10个县(市、区)榜上有名,占比45%。“亩产一千美金计划通过订单农业链接供需两端,实现农货品质稳定和销售可持续,从而使得每亩地产出的农产品价值达到1000美元。”漳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林建成介绍说。
近年来,漳州市深耕农村电商、实施精准滴灌,从精准施策、服务进村、电商植入和人才培育等四方面入手,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巧营销促融合,不断延伸电商产业链。据了解,目前漳州市企业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29950个,农资绿植等品类销量良好。
如何把“农产品变商品、商品出价值”,进而推动农民致富增收?
“杨梅”成网红。今年初夏,漳州的杨梅在网络上火了。主打标准化、品牌化、可追溯,杨梅产地凌晨采摘,冷链直发至消费者手中,严格把运输时间控制在48小时以内;每一盒杨梅都拥有唯一追溯身份码,消费者直接通过微信扫码,追溯每颗杨梅的生产基地,种植养护、采摘品检、采收批次等全生命周期作业的详细记录。这样“有身份”的杨梅,深受城市白领客户喜爱,不到一个月,线上加线下渠道推广接近3万斤,成交额近100万元。龙海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志坤介绍,通过深化“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方式,加强农产品检测、分级标准化、溯源等供应链体系建设,既适应电商对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也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与安全的要求。
绿色果蔬“网上行”。“滴滴滴”一阵阵繁忙的录单提示音,在云霄县的田丰云仓不时响起。在云霄县田丰云仓车间里,一大早,就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生态果蔬油菜、长豆、茄子,这些凌晨刚从地里采摘过来的乌山蔬菜还沾着露水。工作人员仔细把不好的菜叶分拣出来,迅速打包装箱,发货到厦门、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等地,实现24小时送达消费者手中,最大程度地保持新鲜。借力互联网,乌山的“生态土货”正逐步走出“深闺”,走向全国,把农村和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连接起来,以县级快递配送中心为核心、乡镇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配送点为辅助的三级物流体系在云霄日渐完善。
要致富,先修路,在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就是通往“致富”之“路”。积极融入“互联网+”经济新模式,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着力构筑高效的电商物流体系,逐步探索出适合漳浦县情的发展模式。
“在漳浦县,我们依托邮政企业点多面广、物流普遍服务优势,采取企业自筹与财政扶持相结合,投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仓储中心、21个乡镇分仓、201个村级服务站,配套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云平台、可扩展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平台。”漳浦县商务局局长王志勇介绍,在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实践中该县对本地原有资源的整合提升、优化利用,特别是整合利用邮政、供销、电商协会和电商企业等多方本土资源和优势力量。例如:利用邮政原有邮路和基层网点进行延伸,拓展农村物流网络;利用供销社闲置大楼、厂房、基层网点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利用电商协会现有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等。
针对今年荔枝丰收的形势,漳州市率先开展“花样漳州·爱荔丰收”电商专场促销行动,从统一打造公共品牌、强化产销同盟、整合公共资源、降成本提价值等几方面入手,深挖内涵增强品牌价值,从荔枝的品种、品牌、品质以及果农的品德进行差异化价值表达,6月21日以来累计网销荔枝19万多单、75万斤,其中扶贫开发县云霄日网销达1800单,诏安日网销1300单。
从种植端到销售端的有效连接,互通信息、协作协同发展,从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着手,进而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电子商务带动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通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漳州市从“种、养、供、销”等环节入手,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农产品电商流通方式,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渠道加速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进程。
据漳州市商务局介绍,上半年全市各级商务部门开展电商培训36场,参训人数1558人,其中贫困户104人;通过电商助力贫困户增收227人,其中带动就业55人,增收金额102.46万元。全市53%的行政村实现了“快递进村”;拓建554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其中市级贫困村占63个,通过“生态+”驱动一产“接二连三”,探索性地将“互联网+”和“生态+”与精准扶贫融合,形成了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扶贫生态圈。